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名稱 數控技術應用 專業性質 中職 專業類別 機械設計制造類 專業代碼 051400 基本學制 三年 招生對象 初中畢業生 浦北縣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二○二一年六月
前 言 (一)編制依據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 2.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 3.關于印發<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方案的指導意見>(桂教職成〔2006〕74號)。 4.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制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的意見(教職成廳[2012] 5號)。 5.教育部2009年發布的德育、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應用基礎和2014年教育部發布的藝術課程教學大綱(課時要求)。 6.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等11個專業示范性教學方案。 7.中等職業學校畜牧獸醫等15個專業示范性教學方案。 8. 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文;關于組織做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通知 教職成司函[201961號文。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做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桂教職成[201938號文;欽州市教育局轉發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做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欽教職成[2019125號文。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國、全區教育大會部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快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目 錄
一、專業名稱與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數控技術應用 專業代碼:660103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或具同等學歷者 三、學制 三年 四、職業面向 說明:可根據區域實際情況和專業(技能)方向取得1或2個證書。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從事制造業的企事業單位,培養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從事數控設備的操作和數控機床的日常維護(以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為主)、計算機繪圖及技術檔案管理、加工質量檢測與管理、數控設備的銷售與技術服務、CAD/CAM軟件的應用、數控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等工作,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專門人才。經過企業的再培養,還可從事生產一線主管、工段長、車間主任、機電產品營銷與技術服務等工作。 (二)培養規格 1.職業素養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 (2)具有創新精神和服務意識。 (3)具有人際交往與團隊協作能力。 (4)具有獲取信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5)具有借助詞典閱讀外文技術資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產、節能環保和遵守操作規程的意識。 (8)掌握3D打印正向建模以及逆向建模能力。 (9)具有一定的3D打印模型修復能力。 2.專業知識和技能 (1)具備CAD繪圖的能力,以及初步應用CAD/CAM軟件的能力。 (2)掌握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基礎知識。 (3)掌握材料與熱處理的基礎知識。 (4)掌握鉗工基本操作技能。 (5)掌握通用機床基本操作技能。 (6)初步具備數控加工與編程的能力。 (7)具備電切削機床操作技能及程序編制的能力。 (8)具備質量控制及質量檢驗評價的能刀。 雙士可隱額空白 (9)了解先進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相關知識。 (10)了解價格構成,具備成本核算的基本能力。 3.專業(技能)方向——數控編程 (1)具備識讀與繪制零件圖、裝配圖的能力。 (2)掌握機械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懂得機械工作原理,能準 表達機械技術要求。 (3)掌握必備的金屬材料、材料熱處理、金屬加工工藝的知識和技能。 (4)掌握電工電子基礎知識,具備解決本專業涉及電工電子技術實際問題的 基本能力。 (5)具備鉗工基本操作技能。 (6)具備操作和使用普通機床(車床、銑床)的初步能力。 (7)具備操作和使用數控機床的初步能力。 (8)具備基本的數控機床的維護能力。 (9)能進行CAD/CAM軟件的基本操作。 (10)具備對機械制造類企業生產一線產品質量進行檢驗、分析的初步能力。 (11)熟悉常用數控車床的結構、種類,具備操作常用數控車床的初步能力。 (12)掌握數控車削加工的工藝分析與編程技術,達到數控車工四級技能等級 標準,并通過考核鑒定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13)初步具備數控車床的維護能力。 (14)熟悉常用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結構、種類,具備操作常用數控銑床(加 工中心)的初步能力。 (15)掌握數控銑削(加工中心)加工的工藝分析與編程技術,達到數控銑工(加 工中心操作工)四級技能等級標準,并通過考核鑒定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16)初步具備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維護能力。 (17)掌握機械測量和電氣測量的基本知識。 (18)掌握數控設備安裝與調試的相關知識。 (19)會操作常用數控設備,能進行數控設備的精度檢測。 (20)能進行數控設備的安裝、調試、機械維護維修、電氣維護維修,達到數控 機床裝調維修工四級技能等級標準,并通過考核鑒定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4.專業(技能)方向——3D打印綜合應用技術 1.具備3D打印軟件繪圖建模能力 2.具備3D打印正向建模與逆向建模的能力 3.具備3D打印機的使用能力。 4.具備3D打印模型修模能力。 5.具備3D打印成形設備操作及調試的能力。 6.具備3D打印產品質量檢驗及評價的能力。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歷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專業(技能)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一)公共基礎課程 | |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哲學與人生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 |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
(二)專業(技能)課程 1.專業核心課 (1)機械制圖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160學時 (2)模具認知 了解制造技術專業內容,了解當前工業及技術的發展概況和趨勢,了解設計、制造及相關生產過程,通過簡單的拆裝初步了解簡單的結構形式 32學時 (3)互換性技術應用 掌握互換性、極限配合與產品質量的基本概念,能識讀、標注常用的極限配合要求,能進行公差值計算,會使用常用量具和量儀對零件加工質量進行檢測,會撰寫檢測報告,能對常用量具和量儀進行維護 64學時 (4)機械基礎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基礎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96學時 (5)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72學時 (6)數控加工技術 掌握數控加工的基本原卑和零件數控加工的一般工藝過程,初步掌握數控程序的編制和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進行簡單零件加工程序編制、程序輸入及調試、零件裝夾、刀具選擇及裝夾,能進行簡單零件的數控加工 72學時 (7)鉗工技能實訓 掌握鉗工安全操作規程和基本理論,能識讀零件鉗工加工工藝文件,會查閱相關技術手冊和標準,掌握劃線、鋸削、鏗削、鉆孔、擴孔、較孔、攻螺紋、套螺紋、鑲嵌、拋光等鉗工基本技能,掌握相關刀具知識及刃磨技能,掌握鉗工常用設備的操作和維護方法,能制作完成簡單配合、鑲嵌等典型零件的加工,會使用相關量具和量儀檢測鉗工加工零件的質量。 112學時 (8)車工技能實訓 掌握車削加工安全操作規程和基本理論,能識讀零件車削加工工藝文件,會編制零件車削加工工藝規程,會選用和刃磨車削刀具,會選用合適的車削夾具,會選用合適的車削切削用量,會操作車床完成外圓、內孔、端面、錐面、溝槽、螺紋等的加工,會使用相關量具和量儀檢測車削加工零件的質量,掌握車床基本維護知識。 56學時 (9)銑工技能實訓 掌握鐵削加工安全操作規程和基本理論,能識讀零件鐵削加工工藝文件,會編制零件鐵削加工工藝規程,會選用和刃磨鐵削刀具,會選用合適的鐵削夾具,會選用合適的鐵削切削用量,會操作床完成平面、臺階、斜面、溝槽、分度等的加工,會使用相關量具和量儀檢測鐵削加工零件的質量,掌握鐵床基本維護知識。 56學時 (10)磨工技能實訓 掌握磨削加工安全操作規程和基本理論,能識讀零件磨削加工工藝文件,會編制零件磨削加工工藝規程,會選用和打磨砂輪,會選用合適的磨削夾具,會選用合適的磨削切削閉量,會操作典型磨床完成平面、臺階、斜面、成形面、內圓、外圓等的加工,會使用相關量具和量儀檢測磨削加工零件的質量,掌握磨床基本維護知識。 84學時 (11)電切削工技能實訓 掌握電切削加工安全操作規程和基本理論,能識讀零件電切削加工工藝文件,會編制零件電切削加工工藝規程,會選用合適的電切削夾具和電切削參數,會使用編程軟件編制電切削加工程序, 會操作線切割機床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會操作電火花成形機床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會使用相關量具和量儀檢測電切削加工 零件的質量,掌握電切削機床基本維護知識 140學時 2.專業(技能)方向課 (1)冷沖壓制造 A、冷沖壓工藝與結構 了解冷沖壓加工基本知識,掌握典型零件冷沖壓工藝分析方法;掌握冷沖壓的基本結構,能識讀典型冷沖壓零件圖和裝配圖,會分析其結構組成、工作原理,知道零部件的常見結構形式及應用;會選用冷沖壓設備;了解冷沖壓標準化資料,掌握冷沖壓生產和使用的安全知識。 72學時 B、冷沖壓制造綜合實訓 掌握典型冷沖壓制造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能識讀典型冷沖壓圖,初步掌握編制冷沖壓制造工藝的方法,會查閱標準化資料及設計手冊,能利用已學過的加工方法加工冷沖壓零件,能對零件加工質量進行檢測,能進行冷沖壓裝配及調整,初步掌握調試冷沖壓 分析產品缺陷和處理簡單故障的方法。140學時 C、冷沖壓維修與維護 了解各類冷沖壓維修與維護的基本常識與規范,了解各類冷沖壓的維護內容及維修要點,了解各類冷沖壓的保管規范。 28學時 (2)塑料成形制造 A、塑料成形工藝與結構 了解塑料成形加工基本知識,掌握典型塑料制品的塑料成形工藝;掌握塑料成形的結構,能識讀典型塑料零件圖和裝配圖,會分析其結構組成、工作原理,知道零部件的常見結構形式及應用;會選用塑料成形設備;了解塑料成形標準化資料,掌握塑料制品生產和使用的安全知識 72學時 B、塑料成形制造綜合實訓 掌握典型塑料成形制造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能識讀典型注塑模圖樣,初步掌握編制塑料成形制造工藝的能力,會查閱標準化資料及設計手冊,能利用已學過的制造手段加工塑料成形零件,能對零件加工質量進行檢測,能進行塑料成形裝配及調整,初步掌握調試注塑模、分析產品缺陷和處理簡單故障的方法 140學時 C、塑料成形維修與維護 了解各類塑料成形維修與維護的基本常識與規范,了解各類塑料成形的維護內容及維修要點,了解各類塑料成形的保管規范 28學時 (3)專業選修課 3D打印——原理、技術與應用 本課程主要學習3D打印技術的起源、發展現狀、3D打印機的結構與設計、3D打印技術的分類和應用、3D打印材料分類、3D模型設計與建模軟件、3D打印機通用軟件編程技術、3D打印云控制芯片與云切片技術、3D打印云平臺與個性化定制、工業4.0與3D打印。 100學時 3D打印技能實訓 熟悉操作up box 3D打印機,依據《中等職業學校3D打印技能實訓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80學時 (4)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本專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頂崗實習,可以更好地將理與實踐相結合,全面鞏固、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為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頂崗實習主要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采取校外企業專項實習、校內產性崗位實訓、校外企業頂崗實習等。頂崗實習能使學生了解企業制造備的類別、使用和生產過程,提高對制造技術的認識,開闊視野;了解企的生產工藝,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獨立工作的能力;提高社會認識和社會交往的能力,學習工人師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優秀品質和敬精神,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 七、教學時間安排(一)基本要求教學活動時間分配表(按周分配) (二)學安排與教學進程表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時間安排表 說明:本表不含軍訓、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畢業教育教學安排,學??筛鶕嶋H情況靈活設置。 八、實施保障(一)師資隊伍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和《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有關規定,進行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專任教師的學歷職稱結構應合理,至少應配備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2 人;建立“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其中“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應不低于30%;應有業務水平較高的專業帶頭人。 專業專任教師應具有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書和相關專業資格證書,有良好的師德,對本專業課程有較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學規律,了解和關注汽車運用與維修行業動態與車輛技術發展方向,有汽車維修企業一般維修崗位工作經驗或參加汽車維修生產實踐的經歷,適應產業行業發展需求,熟悉企業情況,具備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和實施的能力。 聘請本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兼職教師,所聘人員應具有高級及以上職業資格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和管理經驗。 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師要求一覽表 | | | | | | 1.成為行業領軍人和專業建設的龍頭,能夠協調行業企業發展與專業建設關系,促進校企合作順利進行。 2.具備中職教育認知能力、專業發展方向把握能力、課程開發能力、教研教改能力、應用技術研發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3.能夠指導骨干教師完成專業建設方面的工作; 4.把握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制訂專業發展規劃; 5.牽引專業核心課程開發和建設; 6.具有中級以上職稱; | 1.具備有專業建設新理念、掌握新技術、新工藝的能力; 2.在提高教學教研水平、培養骨干教師、課程開發、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等方面的具有帶頭能力; 3.能夠指導專業的建設,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 | | | 1.具備較強的教科研能力,獲得講師以上教師職稱,達到“雙師”素質; 2.具備加強專業建設和社會服務能力,促進校企合作; 3.具備加強企業掛職鍛煉,提高工程實踐經驗和生產組織與管理能力; 4.具有核心課程開發與建設能力; 5.具有先進的中職教育理念、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能力。 | 1.具有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理論和實操經驗,能承擔專業核心課程教學; 2.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 3.具有較強的教改能力; 4.具有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的能力。 | | | 1.考取中級以上職業技能證書。 2.參與專業建設和社會服務,促進校企合作; 3.參與企業掛職鍛煉,提高工程實踐經驗和生產組織與管理能力; | 1.具有專業理論和實操經驗,能承擔專業核心課程教學; 2.積極參與課程建設,能配合骨干教師進行教改或課程開發。 | | | 1.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責任心強;2.是企業的技術骨干、有中級以上專業職稱、工作經驗豐富、專業技能熟練; 3.溝通表達能力強、具備教師基本素質要求。 | 1.具有專業理論和實操經驗,能承擔專業課程及校內外實訓教學; 2.熟悉行業規則和操作規范,專業技能強; 3.能夠參與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
(二)教學設施1.校內實訓條件 目前學校設有專業實訓基地建筑面積360㎡,配置計算機、鉗工實訓室、數控車床實訓室、普通車床實訓室等主要設備,總值400萬元,開設實訓項目78個,實訓開出率約99%。 校內實訓條件一覽表: 為保障本方案的順利實施,還需要繼續完善實訓實習環境,實習實訓環境需要具備實訓、教研及展示等多項功能、理實一體化教學功能。 2.校外實訓條件 建立了多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能滿足學生實習(訓)需求。 (三)教學資源 1.數字資源配備 學校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硬件建設已經實現所有班級安裝上了投影、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 為了深化應用,提升應用效果和水平,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提供有利條件,本專業逐步完善教育資源共享,通過學校的資源平臺,將更多老師或校外的教育資源納入學校的教育資源系統,解決資源分散問題,提高數字化資源的共享程度。 目前,本專業共有數字資源上百G,涵蓋各學科的教學、實訓課件,教學視頻錄像等。 (四)教學方法 積極改革教學方法,采用“任務驅動法”、“四段教學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等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崗位工作過程化”的項目教學模式,圍繞崗位實際操作工作流程,以一個全真的職業環境,分組進行角色、崗位演練,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體驗探索學習的過程,感受成功喜悅,讓學生通過完成項目任務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訓練學生業務操作能力,培養學生適應崗位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目的。 (五)學習評價 積極推進教學質量評價改革,突出能力考核評價方式,建立體現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積極吸納企業參與學生的考核評價,通過多樣式的考核方式,實現對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綜合評價,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1.評價主體多元化 由單一的教師評價轉化為學生自評、組員互評、教師評價、企業評價等。 2.評價方式多元化 由單一的考試評價轉化為筆試、實踐技能考核、職業資格鑒定、技能競賽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由注重終結性評價轉變為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實踐性引導,過程評價以鼓勵為主。 (1)筆試:適用于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己顺煽儾捎冒俜种?,該門課程不合格,不能取得相應學分。 (2)實踐技能考核:適用于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實踐技能考核應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確定主要考核項目。 (3)項目實施技能考核:綜合實訓主要是通過項目開展的,考核旨在評價學生綜合專業技能掌握的情況及工作態度及團隊合作能力,因而通常采取項目實施過程考核與實踐技能考核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價。 (4)崗位績效考核:在企業中開設的課程,如頂崗實習等,由企業與學校進行共同考核,企業考核主要以企業對學生的崗位工作執行情況進行績效考核。 (5)職業資格技能鑒定:本專業引入了職業資格鑒定來評價學生的職業能力,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認證考核,獲得的認證作為學生評價標準。 (6)技能競賽:積極參加廣西區、欽州市及學校組織的各項專業技能競賽,根據競賽所取得的成績作為學生評價標準。 3.評價內容多元化 應該由原先只注重知識評價的局面轉變為知識、技能、態度并重。特別指出,態度評價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精神。 (六)質量管理 實行學校教務處,部門分管教學主任,教研組多級教學管理體制,由教務處引導,教研組承擔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由部門分管教學副主任審核,報教務處批準及監督執行,確保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科學性,執行的嚴肅性。 健全專業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制度,完善課堂教學、教學評價、實習實訓、人才培養方案更新、資源建設等方面質量標準建設,通過教學實施、過程監控、質量評價和持續改進,達成人才培養規格。學校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日常教學組織運行與管理,定期開展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建立健全巡課、聽課、評教、評學等制度,建立與企業聯動的實踐教學環節導制度,嚴明教學紀律,強化教學組織功能,定期開展公開課、示范課等教研活動。 九、畢業要求 (1)思想品德評價合格。 (2)修滿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或修滿規定學分。 (3)頂崗實習或工學交替實習鑒定合格。 (4)在校期間取得相應的技能證書。 十、附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