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87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人文紀實] 浦北縣第一職業技術學校2021級《智能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復制鏈接]

56

主題

182

回帖

1237

積分

高級會員

注冊時間
2011-6-13

社區居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2-1-22 1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廣西欽州
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名稱 智能設備運行與維護
專業性質       中職       
專業類別    機電設備類     
專業代碼      660201       
基本學制       三年        
招生對象    初中畢業生     
浦北縣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二一年六月
前言
(一)編制依據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
2.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
3.關于印發<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方案的指導意見>(桂教職成〔200674號)。
4.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制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的意見(教職成廳[2012] 5)。
5.教育部2009年發布的德育、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應用基礎和2014年教育部發布的藝術課程教學大綱(課時要求)。
6.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等11個專業示范性教學方案。
7.中等職業學校畜牧獸醫等15個專業示范性教學方案。
8. 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作的指導意見  教職[201913文;關于組織做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961。教育廳關于做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教職成[201938;欽州市教育局轉發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做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欽教職成[2019125。
(二)指導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國、全區教育大會部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的人才培養體系,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快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目錄
       
一、專業名稱與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智能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
專業代碼:660201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或具同等學歷者
三、修業年限
三年
四、職業面向(一)職業崗位分析
1.生產線操作員
2.電氣配線工
3.電氣維修操作員
4.電工
5.產品檢驗員、設計員、車間工藝員
6.智能設備維修工
7.電子設備操作與維護
(二)拓展崗位
1.儀表工
2.PLC設計師
3.自動化專業人員
4.電子產品開發
5.PCB設計
6.電子電器產品、元器件營銷
7.智能設備驗證主管
8.智能設備維修技術員
(三)職業資格證書
序號
證書名稱
考試時間
證書等級
備注
1
電工
第五學期
初級
2
電梯安裝維修證
第五學期
中級
3
維修電工
第五學期
中級
五、培養目標及人才培育規格(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和良好職業道德,掌握機械技術和電氣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電氣技術或電子設備理論知識的職業能力,具備相應實踐技能以及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能熟練進行機電一體化產品和設備的應用,維護,安裝,調試,銷售及管理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
1.職業素養
1.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
2.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3. 具有較完備的法律(法規)意識。
4. 具備吃苦耐勞、積極進取、敬業愛崗的工作態度。
5. 具備勤于思考、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探究精神。
6. 具備較高的人際交往能力、顧全大局、精誠團結的團隊合作精神。
7. 具備良好的職業態度、職業習慣。
2.專業知識和技能
1)專業知識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本專業必備的機械知識,能繪制和讀識機械加工零件圖和部件裝配圖。
3.掌握本專業必備的電工電子基本知識,能識讀電氣控制線路的原理圖與接線圖。
4.掌握電機和電氣控制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或典型電子整機的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與功能電路的作用。
5.掌握機械、電子、氣動、液壓技術、PLC在機電一體化技術設備中的應用知識。
6.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知識,了解自動化設備結構的基本知識。
2)技能
1.具備與本專業職業發展需要的人文素養。
2.對常用工具和儀器的使用能力。
3.具有運用計算機進行技術交流和信息處理的能力。
4.具有專業基本設備操作能力。
5.具有熟練的電子、電工基本操作技能。
6.具有分析常規電氣、電子電路的能力。
7.具有簡單機電設備改裝的能力。
8.具有機電設備、自動化設備安裝、調試、運行和維修的基本能力。
9.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10.具備調試、維護、保養自動化設備的能力。
11.具備較強的職業承受能力。
12.具有一定的創新和創業能力。
13.得相應資格證書。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一)公共文化基礎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參考學時
1
歷史
該課程讓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對人類發展歷史有基礎的認識和了解。
34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36
3
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谡Z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106
4
數學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選學內容:極限與導數、導數的應用、積分及其應用、統計。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象、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106
5
英語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學生的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語篇及簡單應用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并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
106
6
體育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有機整合體育與健康教育兩門學科中的內容、方法、原理,以促進學生體質與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自主鍛煉、 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終身鍛煉、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142
7
音樂(書法或藝術)
音樂課程遵循立德樹人、素質教育的理念,根據主體性、多元性、有序性、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等原則,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以學生參與音樂學習、鑒賞音樂作品、實踐音樂活動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種音樂類別與形式,培養學生的音樂作品賞析,學習唱歌技巧與方法,使學生進一步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一定的作用。通過藝術作品賞析和藝術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藝術門類的基本知識、技能和原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豐富學生人文素養與精神世界,培養學生藝術欣賞能力,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和審美素質,培育學生職業素養、創新能力。
36
8
職業道德與法制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法律基礎知識教育。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系密切的有關法律基本知識,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指導學生提高對有關法律問題的理解能力,對是與非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實踐能力,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36
9
計算機應用基礎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各個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課基礎課。隨著職業技術學校課程教材改革的逐步深化,加強計算機教育,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已成為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材除了創設學生熟悉的校園環境外,還創設了模擬工作環境,每一單元的設計力圖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除了作為熟悉的學生角色外,還能置身于工作情境中,在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銷售、技術、人事、文秘等各個不同角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求知欲,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140
10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介紹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家庭校園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個人行為安全及其他安全問題,如戶外活動安全、急救技能、自然災害和傳染病等諸多方面的相關知識,又普及了在工作崗位上成為技能型人才所應該具有的安全知識;既讓學生可以掌握必備的安全防范技能,又可以增強遵紀守法的觀念和安全防范的意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142
11
職業生涯規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選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職業、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個性、職業選擇、職業理想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掌握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及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陶冶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業、競爭上崗等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學會依據社會發展、職業需求和個人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方法;增強提高自身全面素質、自主擇業、立業創業的自覺性。
34
(二)專業(技能)課程
1.專業核心課
序號
課程名稱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參考學時
1
機械制圖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140
2
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68
3
電工技能實訓
掌握電工操作的基本技能,能拆裝常用電機,能識讀電氣原理圖和設備電氣安裝接線圖,能查閱有關技術手冊和標準,能按圖完成電路的安裝、調試和簡單故障的排除
36
4
設備電氣控制技術
掌握設備電氣控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識讀、分析基本電氣控制線路及常用設備的電氣控制線路,會查閱有關技術手冊和標準,能正確安裝和調試常用機床的電氣控制線路,初步掌握常用機床控制線路的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
108
5
液壓與氣壓傳動
掌握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基本理論,能正確選用液壓和氣壓元件,能讀懂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圖,會選用正確的工具、量具,會查閱有關技術手冊和標準,能按圖完成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的安裝和調試,初步具備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簡單故障排除的能力
72
6
傳感器應用技術|
掌握傳感器檢測的基礎知識,會查閱有關技術手冊和標準,會正確選用傳感器,能正確安裝和調試常用傳感器
36
7
電力拖動
掌握常用低壓電器及其識別、檢測、安裝與維修;能根據電氣原理圖完成電動機的基本控制線路及其安裝、調試、運行與維修工作。
72
8
PLC與變頻器應用技術
掌握PLC與變頻器的基本知識,會查閱有關技術手冊
和標準,會正確選用常用PLC和通用變頻器,會編制簡單的PLC控制程序,能完成簡單PLC與變頻器控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工作
108
  • 專業(技能)方向
    (1) 通用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

序號
課程名稱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參考學時
1
通用機電設備及管理技術
掌握通用機電設備及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能正確選擇、使用、維護和管理通用機電設備
36
2
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技術
能合理編制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的工藝實施方案,初步具備機電設備的安裝、檢測、調試和維修的能力
72
3
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實訓
掌握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的安全操作規程,能按照通用機電設備的安裝施工工程圖等技術資料制訂施工方案,并完成整機的安裝.聯調和維修工作,能對典型機電設備常見故障進行診斷和排除
72
4
職業工種訓練與考級
掌握裝配鉗工或維修電工或機修鉗工或工具鉗工中級工的應知、應會知識和技能,經考核能取得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四級)
108
(2) 電梯安裝與維修
序號
課程名稱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參考學時
1
電梯運行與安全
管理技術
72
36
2
電梯控制技術
掌握電梯電氣控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識讀電梯曳引控制系統和操作控制系統的電氣原理結構圖,初步掌握安裝和調試電梯電氣控制系統的方法
108
3
電梯安裝與調試實訓
掌握電梯安裝維修工或維修電工或裝配鉗工或機修鉗工中級工的應知、應會知識和技能,經考核能取得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四級) .
108
4
職業工種訓練與考級
掌握電梯安裝維修工或維修電工或裝配鉗工或機修鉗工中級工的應知、應會知識和技能,經考核能取得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四級) .
108
七、教學安排與總體安排
(一)基本要求
1  教學活動時間分配表(按周分配)
學期
小計
入學教育
1
1
課堂教學
17
18
18
9
18
80
復習考試
1
1
1
1
1
5
跟崗實習
10
10
頂崗生產實習
19
19
其他/畢業教育
1
1
機動
1
1
1
1
4
合計
20
20
20
20
20
20
120
(二)教學安排與教學進程表
2-智能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教學內容總體安排表
課程分類
課程名稱
課程性質
學時
學分
各學期周數、學時分配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踐學時
1
2
3
4
5
6
17
18
18
19
18
18
文化基礎課
歷史
必修
34
34
0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必修
36
36
0
2
語文
必修
106
106
0
2
2
2
數學
必修
106
106
0
2
2
2
英語
必修
106
106
0
2
2
2
物理
必修
34
18
16
2
體育
必修
142
0
142
2
2
2
2
音樂(書法或藝術)
必修
18
0
18
2
職業道德與法制
必修
36
36
0
2
計算機應用基礎
必修
140
20
120
4
4
安全教育
必修
142
142
0
2
2
2
2
職業生涯規劃
必修
34
34
0
2
小計
934
638
296
專業技能
專業核心課程
機械制圖
必修
140
70
70
4
4
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
必修
68
34
34
4
電工技能實訓
必修
36
18
18
4
設備電氣控制技術
必修
108
54
54
4
4
液壓與氣壓傳動
必修
72
36
36
4
傳感器應用技術
必修
72
36
36
4
電力拖動
必修
72
36
36
4
PLC變頻器應用技術
必修
108
54
54
4
4
小計
676
338
338
專業技能方向課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
通用機電設備及管理技術
必修
36
18
18
4
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技術
必修
72
36
36
4
通用機電設備裝調與維修實訓
必修
72
36
36
4
職業工種訓練與考級
必修
108
54
54
4
4
小計
288
144
144
電梯安裝與維修
電梯運行與安全管
理技術
必修
72
36
36
4
電梯控制技術
必修
72
36
36
4
電梯安裝與調試實訓
必修
108
54
54
4
4
職業工種訓練與考級
必修
108
54
54
4
4
小計(應選)
360
180
180
綜合實訓課程
跟崗實習
300
300
30
頂崗生產實習
570
570
30
小計
870
870
合計
3128
1300
1828
(二)畢業實習
1.實習目標
   1)訓練學生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工作所必須的各種基本知識和實踐能力。
2)使學生了解相關專業在企業內應用現狀和應用前景。
3)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從實際出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法的能力。
4)培養學生將來從事相關專業的應用、開發所具備的溝通能力,團結協作的素養。
   2.實習內容
  了解社會以及工作單位各方面情況,了解公司里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務章程及工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
學生以實際工作者的身份,直接參與生產過程,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又可學習實際生產技術知識或管理知識,掌握生產技能,培養管理能力,并且通過實習鞏固、豐富與提高理論知識。
學生綜合運用全部專業知識以及有關的基礎知識,解決生產技術問題,并進一步掌握生產技術。培養學生組織生產、獨立工作以及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以成為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3.實習形式及管理
學校制定學生下企業頂崗實習管理條例。
根據教學計劃安排,學生第三年畢業實習采取下企業(實習基地)頂崗實習方式,統一管理,學校安排指導老師到實習基地跟蹤指導,聽取、記錄企業負責人和帶班責任人對頂崗實習學生的綜合反饋;組織學生定期返校,撰寫實習報告,填寫實習手冊;學校通過對頂崗實習學生的考察,評定學生實習成績,按優良中差等級給予實習登記。
相關表格:頂崗實習任務書、頂崗實習鑒定表、實習手冊、頂崗實習報告
八.實施保障(一)師資隊伍
為保障本方案的順利實施,我們需要建立一支“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培養業務水平較高的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并聘請行業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專任教師具備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備良好的師德和終身學習能力,適應產業行業發展需求,熟悉企業業務情況,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
1)健全人盡其才機制
2)培養中、青年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全部中、青年教師取得“雙證”。
3)積極引進一些在生產第一線工作多年、具有豐富實踐能力的中青年高級技術人才,通過幾年的教學培養,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使他們成為名符其實的“雙師型”教師。
4)積極從企事業單位聘請兼職教師,實行專兼結合,改善我系的師資結構。
(二)實訓基地
充分利用學校辦學資源,依托區域優勢,以服務社會經濟為宗旨,聯合相關行業、企業,并與企業合作,按企業標準新建或改建了實訓室,現在實訓室達到了6間,滿足了學生日常上課及實訓的需求。
1.校內實訓條件一覽表
序號
實訓室名稱
功能
主要設備
1
PLC實驗室
可以為《電氣及PLC控制技術》等課程提供實訓場所,同時為學生進行PLC課程設計提供安裝、調試等條件。
PLC實驗臺、電腦、變頻器
2
電工實訓室
滿足學生對電工基礎知識,電工專業知識,操作技能,進行實際操作。
電工技能實訓臺
3
電力拖動實訓室
滿足學生對電氣線路的基本要求,使學生掌握常用電氣電路的視圖、安裝、調試等方法。
電拖實訓操作臺
4
機床排故實訓室
為學生參加中級電工證的培訓和技能鑒定提供服務
機床實訓考核裝置
5
鉗工實訓室
鉗工實訓操作
鉗工操作臺
6
計算機房
滿足學生進行AUTOCAD的繪制,使學生能夠繪制簡單的平面圖形和軸測圖,能夠進行零件圖的繪制與標注。
計算機
2.校外實訓基地
本專業建立兩類校外實訓基地。根據會計崗位實習要求,依托企業財務部門等機構建立專業認知和會計工作頂崗實習基地;根據收銀員、財經文員等崗位實習需要,依托商貿服務企業,建立營銷、收銀等服務崗位頂崗實習。
(三)教學資源
學校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硬件建設已經實現所有班級安裝上了投影、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
為了深化應用,提升應用效果和水平,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提供有利條件,本專業逐步完善教育資源共享,通過學校的資源平臺,將更多老師或校外的教育資源納入學校的教育資源系統,解決資源分散問題,提高數字化資源的共享程度。
(四)教學方法
根據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場景模擬”等教學方法,在實際操作中根據需要進行融會貫通。
(五)學習評價
積極推進教學質量評價改革,突出能力考核評價方式,建立體現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積極吸納企業參與學生的考核評價,通過多樣式的考核方式,實現對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綜合評價,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1.評價主體多元化
由單一的教師評價轉化為學生自評、組員互評、教師評價、企業評價等。
2.評價方式多元化
由單一的考試評價轉化為筆試、實踐技能考核、職業資格鑒定、技能競賽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由注重終結性評價轉變為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實踐性引導,過程評價以鼓勵為主。
1)筆試:適用于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己顺煽儾捎冒俜种?,該門課程不合格,不能取得相應學分。
2)實踐技能考核:適用于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實踐技能考核應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確定主要考核項目。
3)項目實施技能考核:綜合實訓主要是通過項目開展的,考核旨在評價學生綜合專業技能掌握的情況及工作態度及團隊合作能力,因而通常采取項目實施過程考核與實踐技能考核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價。
4)崗位績效考核:在企業中開設的課程,如頂崗實習等,由企業與學校進行共同考核,企業考核主要以企業對學生的崗位工作執行情況進行績效考核。
5)職業資格技能鑒定:本專業引入了職業資格鑒定來評價學生的職業能力,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認證考核,獲得的認證作為學生評價標準。
6)技能競賽:積極參加廣西區、欽州市及學校組織的各項專業技能競賽,根據競賽所取得的成績作為學生評價標準。
3.評價內容多元化
應該由原先只注重知識評價的局面轉變為知識、技能、態度并重。特別指出,態度評價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精神。
(六)質量管理
1.質量標準要求
對課堂教學質量監控,按照學校教學模式評價要求,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對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采取過程性評價和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定期檢查和抽查,對實踐教學合理評價。
2.教學過程管理要求
學校建立專業建設和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機制,健全專業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制度,完善課堂教學、教學評價、實習實訓、畢業設計以及專業調研、人才培養方案更新、資源建設等方面質量標準建設,通過教學實施、過程監控、質量評價和持續改進,達成人才培養規格。學校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日常教學組織運行與管理,定期開展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建立健全巡課、聽課、評教、評學等制度,建立與企業聯動的實踐教學環節導制度,嚴明教學紀律,強化教學組織功能,定期開展公開課、示范課等教研活動。
九、畢業條件與要求(一)畢業條件
按照2010年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教職成(20107第八章“畢業與結業”第三十三條:“學生達到以下要求,準予畢業;1.思想品德評價合格;2.修滿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3.頂崗實習或工學結合實習鑒定合格?!?/font>
(二)證書方向以及要求
序號
對應職業(崗位)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專業(技能)方向
1
電工
特種電工證
安裝水電
2
計算機操作員
計算機初級證書
計算機操作基礎
十、附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亚洲一级二级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