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全面總結十年來改革發展成就,激勵全縣人民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面推動浦北高質量發展,浦北縣委宣傳部、浦北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喜迎黨的二十大 非凡十年看浦北》系列報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浦北城鄉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功能品質不斷提升,宜居宜業水平顯著提升。十年來,浦北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建設發展思想,主動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狠抓城鄉精細化管理,推動鄉村風貌建設不斷升級完善,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金秋時節,走進小江街道金灣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生機勃勃的秀美景象:一幢幢農家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平坦道路縱橫交錯,一面面內容豐富的文化墻展示著時代新風尚…… 年近60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張德君,見證了金灣村的變化和發展。 小江街道金灣村黨支部書記 張德君 村容村貌1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業也發展了,老百姓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
這是浦北城鄉建設“蝶變”的一個縮影。 自開展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以來,浦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堅持“3456”工作思路,按照基本整治型、設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等三種類型村莊建設要求開展村莊風貌改造提升,做到“縣有重點、鎮有示范、村有特色”,“低成本、可復制、全覆蓋、可持續”的浦北經驗在全區推廣,涌現出了富斗田、坪田村、金灣村等一大批生態宜居、各具特色的示范村。
小江街道黨工委書記 姜東近年來,小江街道圍繞縣委、縣政府“城鄉美縣”發展戰略,先后對平馬金灣村、新南新村、六新洗馬湖等村莊的人居環境進行再“升級”,產業布局再“優化”,村容村貌再“提檔”,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村子更美、村民更富、民風更好,奮力創建馬江河沿線鄉村振興示范帶。
十年來,浦北縣高度重視水環境綜合整治,配套完善鎮級污水處理廠設施,實現鎮級污水處理廠全覆蓋。同時穩步推進縣城地下管網、鎮級污水管網擴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公共廁所改造、屯內道路硬化、農村公共照明等項目建設,極大的改善了全縣人居環境,生態環境更為提升,讓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小江街道 村民 張祖群
10年前不敢想象,現在住了多年的老房子經過改造煥然一新,家門口的道路拓寬了,出門就是小公園,公共汽車也開到了家門口,出行也非常方便。
浦北縣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始于2012年,經過十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城市棚戶區改造住房為主要內容的住房保障格局。目前浦北縣共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住房15449套,全縣城鎮保障房覆蓋率達到24%,極大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鯉魚嶺公租房小區住戶 朱女士我是三四年前來這里(鯉魚嶺公租房小區)居住的,在這里居住,我感覺非常的好,第一就是空氣良好,小區環境優美,第二就是保安工作做的很好,居民和睦,第三就是小區里的文體活動也搞得有聲有色,小區的管理員對我們也非常的照顧。
培育壯大特色小鎮,是城鄉建設的重要載體。浦北以政策引領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2021年12月龍門紅椎菌特色小鎮通過了自治區培育評估,正式進入建設階段。同時,為培育壯大本地的大紅柑和紅椎菌特色產業,在特色小鎮內精心規劃,建設集生產加工、倉儲、銷售為一體的大紅柑、紅椎菌特色產業園,為壯大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展現了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的累累碩果。
浦北縣住建局 局長 黃衛東一直以來,縣住建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主要圍繞5大方面,全力推動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打造一個宜居的美麗縣城。 一是圍繞經濟穩中有進,促進建筑業和房地產業提質增效。二是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構建宜居環境。三是圍繞助力鄉村振興,實施一批鄉村建設項目,全面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四是圍繞加強行業監管,全面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強化揚塵污染防治,嚴把消防設計審查驗收關。五是圍繞深化放管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提高住建領域行政審批效率,高標準做好服務工作。 下一步,住建局將圍繞“十四五”城鄉建設發展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真抓實干,在崗一分鐘,干好六十秒,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為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城市作出更大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浦北發布
|